近日,南岸区人民政府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《支持绿色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》(南岸府办发〔2021〕34号),旨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聚焦科技创新,通过一系列财政金融措施,为区域绿色创新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,推动南岸区与重庆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政策首先明确了集聚绿色创新力量的多项措施。包括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聚集,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给予高额补助和稳定支持经费;发展新型高端研发机构,对符合条件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给予配套补助;鼓励企业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,根据项目合同实施进展绩效给予奖励;同时,提升高校创新能力,支持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,并鼓励高校与区内企业联合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。
在绿色发展示范方面,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。包括提档升级绿色制造,对纳入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企业和产品给予补贴;大力发展绿色金融,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机构,创新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等产品;推广应用绿色建筑示范,对取得“绿色建筑竣工标识”的项目给予奖励;培育绿色环保产业,鼓励“智能化+环保监管新技术”的推广应用,并对实现零碳排放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。
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,政策在提速数字产业化、促进产业数字化、创新打造智慧应用场景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规划。包括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信息服务业企业申报奖补资金,支持区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,以及探索智慧生态、智慧建造等新型应用场景等。
为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,政策还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保障措施。包括建立绿色创新专项资金池,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;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,加快引进“高精尖缺”人才;强化人才安居保障,提供高品质人才公寓和安居补助;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,对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给予补助;同时,支持创业孵化培育,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普基地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。
1. 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聚集
补助金额: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建设后补助;对新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研发平台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给予600万元稳定支持经费。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给予500万元、良好的给予200万元一次性激励经费。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市、区按6:4比例共担支持经费。
2. 发展新型高端研发机构
补助金额:对符合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高端研发机构,按市级补助到位资金的50%配套补助,单个机构累计补助最高500万元。
3. 鼓励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
补助金额: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企业,按项目上年实际分配到位的国拨经费的3%奖励研发团队,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、单户企业每年最高300万元奖励。
4.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
补助金额:每年实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,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。科技成果转化、投融资对接等活动补助为实际支出的30%,单个平台每年最高10万元。高校项目入驻孵化平台补助为平台运营机构基本服务收费的50%,同一项目累计不超过5万元。
5.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
补助金额: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3%、增量不高于10%的区级补助,单个企业每年补助不超过100万元。
6.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
补助金额: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规模以上20万元、规模以下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;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补助,连续通过复审的给予10万元补助;“升规上限”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补助。新入库科技型企业绩效奖励按1000元/户、高新技术企业按2万元/户计算。
7. 提档升级绿色制造
补助金额:绿色设计产品每项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,每家企业最高50万元。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等按上级支持经费1:1配套补助。技改项目按当年实际投资额的10%补助,每家企业最高1000万元。
8.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
补助金额:设立绿色分行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;绿色支行、绿色金融事业部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。绿色贷款风险补偿为本金损失的20%,单户最高500万元。
9. 推广应用绿色建筑示范
补助金额:二星级绿色建筑按建筑面积1000元/万平方米奖励,三星级按1500元/万平方米奖励。新型绿色建筑设备首套使用补助单户最高500万元。绿色建材研发补助单户最高20万元。
10. 培育绿色环保产业
补助金额:排污企业奖励按当年投入的5%,最高30万元。零碳排放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。生态修复及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补助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30%,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。
11.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
补助金额:对获得国家、市级扶持的绿色能源项目,按国家、市级补助到位资金的50%、30%给予配套扶持,最高可达500万元。对举办绿色产业峰会、重大论坛等活动,按核定支出的15%给予补助,单个活动最高50万元。
12. 加快发展绿色交通
补助金额:充电设施项目建设补助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。新能源公交车和智慧站点建设补助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确定。
三、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
13. 提速数字产业化
补助金额:按市级资金到位的50%给予补助,最高可达30万元。新纳入市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的单个项目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。
14. 促进产业数字化
补助金额:新获得市级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给予30万元一次性补助。新认定的市级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30万元、15万元一次性补助。新入库并承诺在库3年的数字经济企业给予3万元一次性奖励。
15. 创新打造智慧应用场景
补助金额:新纳入全市智能化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库的单个项目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。
四、完善绿色创新体制机制
16. 创新财政金融支持
补助金额:建立总规模60亿元的绿色发展基金,支持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转化及科创企业项目孵化、引导、培育及上市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池提供全额担保服务费补助。科创板上市成功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。
17. 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
补助金额: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单个项目最高10万元经费支持。入选重庆英才计划的人才给予2万元配套奖励。
18. 强化人才安居保障
补助金额:具体补助金额根据人才公寓的租赁价格和补贴政策确定,包括安家补助、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。
19.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
补助金额:科技成果在南岸区、重庆经开区成功转化的,国家级奖项最高补助1000万元,市级奖项最高50万元,区级奖项最高10万元。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经费支持不低于国家、市级科技奖励奖金标准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30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。
20. 支持创业孵化培育
补助金额: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给予50万元、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给予25万元一次性奖励。市级绩效考核评级优秀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给予最高50万元配套补助。
21. 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普基地
补助金额:新认定的市级、区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分别给予10万元、5万元一次性奖励。新认定的国家、市级、区级科普基地分别给予10万元、5万元、2万元一次性奖励。优秀区级科普基地给予2万元年度奖补资金。
22.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
补助金额: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最高奖励2万元,国外发明专利权最高奖励2万元。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奖励10万元,优势单位奖励5万元。驰名商标奖励10万元,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奖励2万元。中国专利金奖、银奖、优秀奖分别奖励30万元、20万元、10万元。
23. 强化政策落地机制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
补助金额:不直接涉及具体的补助金额,但通过建立配套的全区统一的政策实施细则和绩效管理机制,确保政策有效落地和资金高效使用。
以上是对南岸区与重庆经开区《支持绿色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》中所有政策条目补助金额的详细阐述。这些政策为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高校等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,旨在推动绿色创新项目、资金、人才的一体化配置,实现全区绿色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。